/资讯中心/趋势研究/股权众筹行业真的会迎来“千筹大战”局面?

股权众筹行业真的会迎来“千筹大战”局面?

发布时间:2014-12-04 分类:趋势研究

11月26日,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召开股权众筹融资中介机构座谈会。此前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首提了“股权众筹试点”。证监会着手制定的股权众筹监管办法目前已形成初稿。长期游离与法律边缘的股权众筹合法性问题将逐步解决。很多机构和个人预示股权众筹预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甚至会出现“百筹大战”乃至“千筹大战”局面,不过传统投行出身的红筹网负责人王轶钢持有不同的观点。

从着手筹备到正式上线,经历了近5个月的时间,不同于其它众筹网站,这是一家由投行机构直接打造的股权众筹平台,具有丰富的线下投行经验和金融服务能力。

红筹网赶在了11月19日国务院首提“股权众筹试点”的前一日上线,可以说是机遇也是一种巧合。相比较其它创投机构正在着手筹备中的股权众筹平台,红筹网绝对有一定的发言权。

王轶钢对此表达了自己的见解,“股权众筹不同于当年的团购和P2P,看似简单的业务模式却要求平台有很好的专业背景,短期内出现百筹大战甚至千筹大战的可能性不大。整个行业目前也稍显浮躁,没有一家平台告诉投资人创投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我们介入股权众筹不是为了做规模,而是认为股权众筹是投行产品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互联网可以穿透地域性限制,提高效率,但我们不会降低投行对项目的审核标准,更不会简化投资流程。

很多初创期企业不单单是为了钱才来找你的,本身金额不大,身边的亲戚朋友凑凑也就够了,人家是来寻求资源帮助的。所以没有增值服务能力的股权众筹平台,我认为后期是发展不下去的。”

在全民创业的大背景下,今年3月到7月全国新登记企业160.61万户,平均每天诞生企业1.05万户,其中绝大多数为小微企业。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没能很好的解决,在股权众筹平台出现后,大量的创业企业将会涌向平台寻求发展资金。

目前股权众筹平台上申请的项目,一般都会控制项目过审率,但提高项目质量的同时,也缩小了众筹支持者选择项目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平台对项目的主动筛选能力就显得异常重要,既要控制质量,又要保证数量,这给很多股权众筹平台提出了难题。

即使过审成功,项目迈向成功融资也只是走出了一小步。对项目或企业的估值难以达成一致往往阻碍着融资前行。目前有些股权众筹平台将项目估值交给领投人,通过约谈项目创始人的方式,最终确定项目融资目标,而作为项目领投人,其估值方式却不尽相同,有的仅仅是通过商谈确定的价格。

不可否认现阶段天使投资的整体估值水平仍在上涨,这也使得股权众筹行业推广的“合投“成为一种趋势,以此来规避单笔投资规模过大的风险。但这种方式并不能有效控制创业企业的合理估值水平,而传统创投机构由于在估值上有着成熟的经验,且其估值方法相对统一公开,优质的项目可以获得相对合理的估值,甚至还可以引入独立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进行联合评估。

即便是领投人对企业估值合理,也不足以确保融资成功,项目支持者对未来项目的退出渠道仍然是不畅通的。投资者目前对股权众筹多持观望态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平台退出渠道不完善,对投资者利益保障不足。能够上市或通过股权转让、整体并购、管理层回购等方式让投资者实现退出的创业企业毕竟是极少数,绝大部分企业在一段时期内根本没有退出路径。所以作为当前很多股权众筹平台对项目的评价结点是在融资结束,不过真正对投资者的业绩评价才刚刚开始。

此外股权众筹平台股权众筹平台定位模糊也引来很多创投机构以及专家学者的质疑。当前争论的焦点在平台扮演的仅仅是一个中介角色,提供的只是信息分享与融资撮合服务,还是扮演积极的角色,全方位介入投资?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股权众筹平台都在自己的平台上为其或其关联企业发起过众筹融资,金额从数百万元至上千万元,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作法,该由谁来对它进行公正客观的投后监督呢?

不过11月19日的国务院会议后,对股权众筹合法性的问题将通过试点得到解决,股权众筹阳光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这是股权众筹及投资机构的共同需要,是股权众筹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创投机构君盛投资和深圳国成投资考虑介入股权众筹多有时日,红筹网则已经先行一步,于11月18日正式上线。可以预见,有更多金融机构背景的股权众筹平台将会随着行业发展而不断涌现,让我们在接下来的时日看看这个新兴行业的演变到底几何!

来源:扬子晚报网